湖南“机器管招投标”,让招投标“打不了招呼”
“推行机器管范本、管招标、管评标、管监管组织‘四管’模式……”湖南今年推出的29项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中,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广“机器管招投标”。记者日前从湖南省发改委获悉,自今年2月底该机制试运行以来,全省已累计发布“机器管招投标”项目招标公告1040个,完成项目开评标640个。
企业在参与地方招投标过程中,不乏实力足够却被莫名废标的情况。究其根本,往往与人为干预、歧视性待遇等因素脱不开干系。如何尽可能减少人情世故、暗箱操作影响,让招投标更透明、市场更公平?湖南推出了“机器管招投标”系统。
“我们将招投标的规则、流程转化成代码,让系统刚性执行。系统不制定不干预规则,只是无差别执行规则。”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机器管招投标”中的“机器”,是一套融合软件、硬件、数据模型的智能化电子系统,可实现招标文件自动生成、智能评标和全流程监管的智能化运作。
“机器”怎么“管”招投标?招标环节,“机器”用模块化范本自动“拼装”招标文件,项目需要什么资质、业绩,“机器”精准关联,杜绝人为抬高门槛,消灭“萝卜招标”。投标环节,所有投标数据在“阳光房”公开,投标信息全省联动追踪。
经过“机器”评审后,最后还得专家复核。如何让“机器”管得住评标专家的“自由发挥”和“任性否决权”?今年7月,湖南在“机器管招投标”系统中上线《“机器管招投标”评标委员会否决投标理由数字化目录清单》,将可能出现的否决情形细化成具体代码,专家只能勾选清单内的预设理由,无法自行编造或补充,如此堵住了“模糊废标”漏洞。
专家勾选错了怎么办?系统会对评标专家否决投标行为实时监测预警,投标人还可当场向招标人、招标代理机构发起澄清说明,申请重新表决,最快当天就能纠偏。专家若不按规定评标造成评审结果错误,将受信用惩戒。
“‘机器管招投标’改革的思路,就是用公事公办的电脑代替懂人情世故的人脑。”湖南省发改委法规处处长尹枝茂介绍,“机器管招投标”系统的推广,正在让招投标“打不了招呼、打了招呼也没用”成为现实,这也让更多民营企业看到了机会。自2月“机器管招投标”全省试运行以来,民营企业参与率从88.27%提升至90.49%,中标率从73.65%显著提升至88.25%。
热点资讯
- 实机画面炸场!这游戏藏着多少未曝光惊喜
- 湖南“机器管招投标”,让招投标“打不了招呼”
- 【发展论衡】全球产业链的新趋势与中国对策
- 6月18日渝水转债上涨0.15%,转股溢价率29.18%
- 开源证券:给予鼎龙股份买入评级
- 普京宣布停火三天,泽连斯基质疑意图,阅兵安全成疑
- 聊完不到24小时就撒谎?特朗普不认账,普京强硬表态:必须停援!
- 中方反制奏效,特朗普推迟通话安排,三个字道破无牌可打
- 从取车票,到睡车站,《无所畏惧2》编剧赵冬苓的无知,尽览无余
- 杜康:黄金目标2790不变,晚间参考2745来布局做多!
